“车主信息、登记住址、车辆信息、保险记录……
各种保单数据,报价可询
你想要的我都有”~
案例
2024年5月,待业在家的王某被安排到亲戚开的保险代理公司工作,主要负责帮客户录入保险单和销售车辆交强险。在职期间,有不少人曾提出购买保单数据和查询车辆个人信息的需求,王某也逐渐关注起了这一“商机”。
“要是能拿到保险公司内部账号,不就可以调取信息转卖赚钱了。”王某随即以想要更好销售交强险为由向亲戚拿到了能够查询车辆保单信息的内部账号。虽然内部账号可以调取保单信息,但保单中如手机号等加密信息却无法轻易获取,为了更好满足“顾客”的需求,王某又琢磨着从网上购买了能破解加密信息的软件。
根据“顾客”所需信息数据获取难度的不同进行定价,利用内部账号取得保单数据,再使用破解软件解密数据,王某就这样经营起了自己的“事业”。与此同时,大量的个人信息也在王某的一次次交易中“裸奔”在外。最终,王某也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刑罚。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检察官提醒
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切记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尤其警惕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过度分享生活细节。在填写各类调查问卷、参与线上活动时,仔细甄别所需信息的必要性。
严格依法处理信息:企业和机构在信息收集环节,应严格遵循最小必要原则,不得过度索取用户个人信息,同时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明确信息收集、存储、使用和销毁的规范流程。
及时应对信息泄露:若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需立即向相关平台或服务提供商报告信息泄露情况,促使他们启动应急预案;若发现信息泄露可能导致严重的财产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